政府正式解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12/04
0
中国官方12月1日宣布解除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是官方为刺激经济增长所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但是,此举或许会加剧明年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家发改委12月1日宣布:自12月1日起,解除年初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由经营者自主定价。发改委此举是中国官方为刺激经济增长所推出的最新举措。此前,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食品价格飙升,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月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国内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公用事业价格及学校学费不得提高。随后发改委决定于2008年1月15日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粮食、食用油、猪肉、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进行价格干预,抑制价格上涨。鉴于目前物价水平并未真正回落,负利率局面仍然延续,因此发改委此举或许可能会加剧明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0%,增速在人民币暂缓升值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推动下继续回落,再创今年最低月度增速。不过,CPI增速仍然使得中国连续23个月陷入实际负利率的窘境,这也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设置了障碍。将10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2.52%的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仍达148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