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把握数字政治时代来临的机遇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12/03
0
通过互联网,奥巴马一是建立庞大的草根性筹款网络,获得了大量政治献金(奥巴马累计筹款超过2.33亿美元,其中大量款额是来自互联网中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二是拉近其与普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距离(调查显示,在30岁以下的选民中,奥巴马赢得了2/3的支持率,而麦凯恩赢得32%)。但你如果认为这只是在政治领域内的一次网络营销,那就大错特错了。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则消息称,11月4日奥巴马赢得大选后不久,奥巴马团队即推出一个酝酿已久的官方网站——“Change.gov”,请求美国公民分享他们的故事,并为美国的未来提供意见和建议。这引起美国互联网和学术界的一片沸腾。他们认为,首先,在奥巴马班子与布什政府交接的这段重要时期,奥巴马选择了继续拥抱对话而非避开。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正在尝试使用“群力群策”来完成政治议程。此刻,对互联网的使用已不再是他玩弄的政治手段,而真正成为了一种变革工具。在我们看来,这是奥巴马在Web2.0时代利用互联网来推进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另一个杰作!Web2.0早已有各种运用,但大规模地运用于政治和政府管理,奥巴马则开创了一个新模式,甚至是一个新时代。对中国来讲,数字政治时代的来临是深化改革的重大推动力。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网民的观察、调查和评论以及由此引发舆论力量将在中国社会的划时代制度转型中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