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断供,中美异曲同工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8/05
0
在中国房价跌得最严重的深圳,媒体充斥着大规模断供的例子,但这和权威部门掌握的情况并不符合。深圳银监局局长刘元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按较审慎标准,即逾期还款90天以上就全部算坏账,深圳中资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仅0.79%,比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这说明深圳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不仅是安全的,甚至可以说是优质的,这反映了认为大量断供将造成银行坏账堆积,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说法是夸大其辞。其实,即使在次贷风暴的中央——美国,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香港《信报》发表评论称,美国银行业出现危机,是因为银行的杠杆太大,出现一点问题就扛不住,而非房价大跌引起断供潮。就算在美国断供情况最严重的内华达州,每43户人家也只有1户断供,比例为2.3%;排名第二的是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每65户人家有1户断供,比例约为1.5%;排名第三的是亚利桑那州,每70户有1户断供,比例约为1.4%。其实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断供都是万不得已之举,买方首付一般为30%,加上10%房价左右的装修成本,房子要跌40%以上才可能出现断供意愿。断供意味着之前还款血本无归,居所被收走,还要上银行的黑名单,一般人可能会拖欠房款,但不会轻易放弃房子。短期炒家资金链最容易断裂,但也不会轻易断供,因为他们生意做得很大,需要银行贷款来加大杠杆,他们情愿“挖东墙补西墙”,卖房子来帮助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