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恶化警示提高粮价与油价的必要性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6/27
0
现在与几十年前相比,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然而,这些可喜变化背后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曾经是农村人最自豪的,现在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牺牲了乡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是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为434.3千克/公顷,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农药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二是野生动物减少,乡村生物多样性降低。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害虫和杂草,与此同时,一些乡村原本存在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害虫的天敌们却被杀死了,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三是树种趋于单一,“大树进城”带来乡村大树、老树和古树浩劫。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农民们卖掉了本地树,而改种速生树。北方基本上以杨树为主,原来老百姓喜欢种的榆树、国槐、洋槐、白蜡树、楸树、柳树、柏树、松树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大半个天下的树木都姓了“杨”。四是乡村湿地消失。五是秸秆焚烧禁而不止。六是沙子、石头和土壤的消失。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钟伟认为,农村生态的急剧退化警示着中央提升粮价和油价的必要性,提升油价是在于以高价推动节能技术的商业化,也是为了压缩国内高耗能产业的生存空间;提升粮价是明显增加农民收入、摆脱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农业生态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