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消费问题上,中国应向欧洲学习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6/27
0
中国的城市化把数百万农田变为工厂,也是油价在过去10年上涨6倍的一大原因。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不会让大家都回去务农,那么如何解决油价飙升问题呢?说来奇怪,有一个方法是建设更多的城市——或者至少是更好的城市。据研究公司GaveKal估计,全球每日消耗的大约8500万桶石油中,略多于1/3是作为汽油烧掉的,供城市居民乘车从一地去往另一地。在发展中国家,可以依据公共交通系统,对新建城市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欧洲在公共交通上明显投入了更多资金,并对汽油征收更高的税率,目前它的石油消耗量低于29年前的上次石油危机期间。据统计,2006年欧盟27国的石油消费量为7.218亿吨,仅相当于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8.6%,远低于美国24.1%的占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各国在减少石油消费量上所作的努力,如法国此后以核能为主要能源(在2006年,法国生产的电力有78.4%来自核能),欧洲各国的高燃油税也大大减少了石油消耗(目前美国的燃油税约30%多,而德国、法国等国中油价中的一大半、甚至2/3是燃油税),这也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发展。因此,如果各国、特别是中国能在此轮持续高油价的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就能减低对石油的依赖,而石油作为战略能源无可替代的地位也将如同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一样,在此轮高油价之后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