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人民币升值等等,一向以外销为主的台商投资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台商开始迁离,一部分迁到中国内地,另一部分则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迁移。据大陆台商圈预估,这波迁移潮至少会持续3-5年时间。在台商聚集众多的广东东莞,该市在广东省惠州龙门县、惠东县等地方建8个产业转移园,还有几个产业园区正在商谈中。除沿海城市外,劳动力充沛的河南省也开始吸引了不少台资企业的目光。惠州台商协会前任会长杨平和表示,河南出台了土地、人工、电力等优惠条件,确实让不少广东制造业台商为之心动。而与珠三角地区已形成较强迁移潮相比,以台商云集的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一样有台商迁徙问题。与此同时,北方一些城市面对这股迁移潮,也开始有所行动希望能成为产业转入区。据悉,秦皇岛与深圳台商协会率先合作,并签订《深圳台资企业南资北移运行方案》,将有计划的引导台资企业成批的转移到秦皇岛市。如果从更广的背景来看,我们会发现外资从沿海地区迁离的浪潮在复杂化。沿海地区的“腾笼换鸟”现在是失败的,而内地的投资环境和物流成本也让外资踌躇,曾有不少外资想撤向越南等国,但目前越南等国遭遇了经济、金融危机,使得外资外迁变得危险。对于国内政府来说,外资重新选择内迁的机会正在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