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中国的抗震救灾,国际社会几乎给予了一致的肯定。德国《世界报》评论道,每过1小时就公布一次死亡人数,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韩联社的报道也指出,中国领导层应对大型灾难的态度在发生变化。唐山大地震3年后才公布了死伤者人数。而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中国领导层采取了坦诚、沉着的应对方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对这次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不足3个月发生的大地震,中国政府没有隐瞒死难者人数,坦诚公开了所有相关信息。此次地震后中国政府的做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中国最高领导层意识到,在发生大型灾难时不应一味遮掩,只有如实公开事实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进步能否用制度化的方式积累起来。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并不缺乏进步,特别是在某些灾难和悲情的氛围中,这种进步往往更是明显。但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进步常常不能积累,过了这样的特殊时期,一切就又回归到过去的老路上了。在灾难的背景中,人们用悲伤肯定着社会的进步,但对于这种进步我们也许需要保持必要的审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还是没有进步,而在于进步的成果能否用制度的形式保存和积累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