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早在2004年,受当时电荒影响,以四川为主的大西南区域,一度出现“跑马圈水”热潮,水电建设如火如荼。据水利专家邴凤山估计,仅在西南的长江流域,已经或即将投入水电站的各路资金在1500亿元以上。另有消息称,仅进入四川省内水电行业的资本即超过千亿元。开发热潮席卷之下,2006年四川曾出现了128座“四无”小水电站——无批准(无立项)、无验收、无设计、无管理。由于小水电站审批权的下放,众多民营资本纷纷进入投资,地方政府也积极招商,时至今日,“四无”电站并没有完全消失。“这次地震让民营资本受到重创。”四川省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马怀新说。据四川省地方电力局统计,震后该省受损电站470座,涉及装机容量330万千瓦,直接经济损失达71亿元。另外重灾区6个市州有361座电站受到不同程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64.2亿元。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外来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进入四川投资水电站的脚步“显然将会放缓”。不过,对于四川混乱的小水电格局,外来资本的冷却未必不是一个调整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