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重蹈顺驰覆辙演绎“中国式失败”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4/07
0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探索中国企业失败的原因时,曾将浓烈和独特中国式特征的政商博弈导致的企业覆灭称为“中国式失败”。宏观调控的利益分野导致了很多著名败局,如德隆、顺驰、铁本等等,它们都因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失误而马失前蹄。如今,恒大地产或将重蹈顺驰覆辙再次演绎“中国式失败”。作为在去年地产泡沫中迅速崛起的“明星”,恒大地产原本设计的道路与当年的顺驰极为相似:用最快的速度拿地,再用最快的速度上市,获得资金后继续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如果自2006年掀起的这轮房价飙升浪潮仍可持续,许家印选择的这条速成之路可能已经顺利完成冲刺,其本人也成为中国新首富。但去年以来的紧缩政策迅速给房地产商造成严重的冲击,其融资“寒冬”立刻凸显——这可以从此前资本市场对恒大地产估值的质疑中窥见一斑。现在,许家印需要面对的,是赌局结束之后的一片狼藉——45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大部分还在等待开发且25%集中在江苏省默默无闻的启东小市);111.334亿元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近10亿美元(约合70.4亿元人民币)的机构投资者借款,以及至少在25亿元以上的拖欠土地出让金——这种负债恒大原本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来破解。如果许家印理性判断去年以来的宏观形势以及政策调整趋向,其储地冲动或许会自动终止。企业发展不能用“不上市就上吊”的赌博来支撑。无论恒大是否覆灭,其所演绎的“中国式失败”都具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