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重要职能。2013年8月,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全国性的第三个交易场所成立。后续又出现了新三板扩容,由之前的中关村,又加入了上海张江高科,武汉东湖新村,天津滨海共四个交易场所统称新三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其后发展迅速。2014年底,新三板挂牌数为1572家,融资总额为263.95亿元。几年后,2016年,融资规模已经上升到1390多亿元。在资产盘子方面,截至今年4月7日,新三板市场总挂牌数达11038家,公司总股本达到6301.62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为2736.25亿股。挂牌公司总市值达到44135.71亿元。可是在新三板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新三板上市公司违规操作行为越来越普遍,手法也越来越隐秘。
3月底,证监会披露了一起新三板上市公司违规操作案例。新三板挂牌公司晨龙锯床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浙江晨龙锯床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合一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总计达数百笔的关联资金交易,涉案金额过亿元。而晨龙锯床总资产也只有1.1亿元。更让办案人员印象深刻的是,其违规手法逐步“进化”,隐蔽性极强。办案人员透露,“资金占用方式最初是以关联方资金借款方式进行;被督导券商发现后,转而通过挂牌公司业务员借用备用金,再通过业务员个人账户转入关联公司的方式来规避监管;再次被发现后,关联公司又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占用挂牌公司资金,企图以形式合法的外衣掩盖实质违规的关联资金占用,将违法行为合法化。”后经调查发现,晨龙集团如此“愈挫愈奋”的原因是,晨龙集团下设的一家房产公司,资金压力比较大,晨龙集团需要通过关联资金交易来进行银行转贷。
在上述案例中,值得注意的是,晨龙锯床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虽然屡屡受到监管单位提示风险,可是其违规行为仍在继续。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监管上存在疏漏。近日,已有迹象显示监管层收紧新三板监管的意图明显。日前,北京证监局向辖区挂牌公司下发《关于加强北京辖区股转系统挂牌公司2017年度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着重强调,今年将继续筛查北京辖区可能发生的个体风险及区域性风险,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开展现场检查,打击资金占用、信息披露违法等行为。根据公开数据,北京辖区挂牌公司总数已近1600家,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均居全国前列。北京的相关行动也不是特例。截至今年4月12日,股转系统共发布了8份年报问询函,其中6份是针对创新层企业的,涉及关联交易、收购定价、财务会计、信披规范等问题。这较去年同期相比,监管趋严态势明显。
当然,新三板市场上的问题远不止于关联交易方面。去年,社科院出版的蓝皮书《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6)》中曾指出新三板市场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一、一级市场火热,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说直白点,就是新三板市场上市圈钱意味浓厚,但是市场投资者对其投资前景仍不认可。有分析称,目前新三板上万家企业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所谓“僵尸股”,也就是近3800家企业。第二、市场炒作气息浓烈,“交易”特性突出。有些挂牌企业借市值管理的名义进行内幕交易,通过操纵股价上涨的方式来推高市值。3月25日,股转系统发布《关于对协议转让股票设置申报有效价格范围的通知》,对取协议转让方式的股票申报价格设置了范围,不高于前收盘价的20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50%,即针对这一情况。第三、信息披露不充分现象严重。毕竟对于新三板来说,企业挂牌的门槛很低,企业规模也很小。像上述规模超亿元的晨龙锯床都通过各种手段隐藏相关信息。其他小规模企业类似手法并不会少。
面对着新三板市场上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去年,证监会曾要求券商对所有开通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权限的账户进行自查,并对较为普遍的“垫资开户”现象进行了整治。今年,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强调要让新三板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对一个快速建立并且在短期内积聚了大量公司的新三板市场来说,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需要加强整顿和规范,清除市场上滋生的种种问题。在国内证券、保险和银行领域相继掀起整顿的浪潮时,新三板不会成为一个避风港。未来要挖掘新的制度红利,仍要建立在有序的市场秩序上。此前列举的诸多弊端,将成为证监会未来着力规范的方向。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近年来,新三板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比如市场炒作气息浓厚、信息披露不充分等。证监会今年曾表示要让新三板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发放新的制度红利之前,需要首先打扫干净屋子,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AZ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