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城市群的发展大势所趋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2/21
0
最新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文章关注了中国大城市迅速向外扩张,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中产阶层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宽敞的私人空间,怀揣着对未来的满满信心,他们开始了“短征”(Short March)。《时代》周刊资深作者比尔•鲍威尔在文章开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自己在上海郊区松江新城内购置了一套3层楼的别墅,并从此加入了中国浩浩荡荡的城乡建设大军的经历:“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2004年春天我从纽约搬到了上海,两年半之后我们决定在郊区买一栋别墅……松江新城无论是那时还是现今都仍是发展中的郊区。”在过去10多年中,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大约3亿-4亿人从贫困落后的农村迁徙到相对富裕的城市生活工作。然而,还有另一种不太显眼却同样有力的大迁徙。由于中国的大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越来越昂贵,一种类似于二战后重塑美国的现象开始抬头。随着中产阶层人口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人对于居住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住更宽敞的房间,呼吸更清新的空气,最好还有一片草地可以供孩子嬉戏玩耍。这就是中国的“短征”。一拨新兴的富裕阶层,怀揣着对未来的信心(经济上而言),正朝着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城乡结合部进军。单单上海一个城市,就有大约500万人打算在未来10年中在周边的“卫星城”定居。在不同程度上,这一现象在全中国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