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概念曾经在国内很红火,就像十年前前全国一下涌出十多个城市群。不过,当时绝大多数的城市群只具有地理上的意义,如中原城市群,城市与城市之间并无多少有机联系。最近,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群再次被“翻出”。据一位政府知情人士透露,根据我国正在制定的城镇化规划,国家级城市群将在已有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基础上增加2个,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和成渝城市群。不过,这次推出的城市群是否又会变成过去旧城市群概念的“翻版”?我们注意到,已有官员表示担心,虽然目前已有多地“抱团申请”成为国家级城市群,但根据以往经验,这些城市群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如何打破现行行政区划的框架?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如何协调同在一个城市群的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何构建多中心区域治理与空间规划的创新体系?看来,官员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是发展新型城市群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南昌市市长陈俊卿认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个大集群,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江西鄱阳湖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四个小集群,没有一个特别强大,因此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他呼吁国家尽快制定该城市集群的发展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对于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城市群落,学者们也有自己看法,例如,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认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和成渝城市群晋级“国家队”,将与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互补、协调、竞争的关系,覆盖整个长江流域,真正成为未来30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