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的改革和崇尚技术是德国维持经济强势的关键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1/07/01
0
近日,前美国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撰文指出,凭借第一季度高达6.1%的增长率,德国在工业化国家中独领风骚。而在过去10年里,这不仅为德国带来了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还为德国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二的增长。从2003年开始,时任总理施罗德大力推行一项宏大的“2010议程”改革方案,成功地取消了德国福利国家制度(包括为鼓励就业降低失业救济金水平),放松了死板的监管实践,并与工人们达成了一项“全面协议”。据国际劳工组织报道,过去10年里德国工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了4.5%。但德国却由此在生活水平没有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创造了更大的出口,并维持了国民的就业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普通民众反对向希腊等高福利的债务国家纾困便不足为奇了。定期民调显示,与法国人或意大利人相比,德国人对于救助希腊的反对更为强烈。为平息民众的抵触情绪,现任总理默克尔在第二种争议更小的纾困条件上毫不让步:希腊应加大紧缩力度。这表明,提前而非拖延改革是德国维持经济强势的原因。与此同时,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除了政策因素外,德国经济的出色,还在于其根深蒂固的技术成就,崇尚技术已经成了德国人的文化,这与许多中国人只知道抄袭和大规模生产大有不同。看来,提前而非拖延改革,崇尚技术是德国经济又大又强的关键,这正是经济大而不强的中国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