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定位东北地区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0/12/09
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至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亿吨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耕地灌溉率达到3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针对农业前期投资难题,《通知》提出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首先,加大投入力度。中央各类农业投入要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大农业“四项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等。其次,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第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建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逐步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完善理赔制度。第四,统筹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第五,开展相关农业发展试点工作。2008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达8925万吨,创历史新高。即东北在5年内,要将粮食产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至少12%。在今年国内外粮价上涨的背景下,国务院对东北地区粮食增长的计划,实际上是要把东北地区定位于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