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进军海外要借鉴日本企业经验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9/07/02
0
中铝入股力拓失败,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又一次重大的折戟沉沙。如何更加顺利地走出去?日本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1970年代,日本企业在澳大利亚也遇到阻碍,不过日本企业逐渐消除了澳洲人的警惕。日本企业的成功在于它主动、有序地融入澳洲,而且日本企业的协调性强,相互抱团,互相搭台。多年以来,到西澳谈判的日本企业主要是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等公司,它们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买下资产后再悄悄分配。此外,日本企业投资海外资源时并不追求控股,往往只占5%-10%的股份,主要不是为了分享股东红利而是影响价格,在价格谈判时日本比其他国家的钢铁企业更了解真实的成本等内部信息。另外投资也可帮助扩大产能,避免造成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的情况。此外,日企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避免了在当地陷入就业、劳资、土地等问题。还有就是日本企业往往不投资于最大铁矿企业,而是投资于其竞争对手。比如在澳大利亚,日本投资了原第三大罗布河铁矿,然后支持罗布河扩产,这就间接给其他铁矿商造成扩产压力,从而降低了价格。在巴西,日本投资了第二大的MBR铁矿,为卖方扶植竞争对手,有效防止了卖方的垄断。因此,日本企业的海外收购往往十分低调。谈到中国企业给澳大利亚人的印象,《中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浩浩荡荡,来势汹汹,西澳洲发展部每年要接待数百个渴望投资矿业的中国人。西澳洲发展部投资局官员说,“澳大利亚和日本已经完成磨合,目前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很小,都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而对于中国,“现在还在学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