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越来越不信任“中国制造”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12/09
0
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消息称,欧盟(EU)执行机构将禁止进口含有豆粕的中国儿童食品,因担心中国供应的大豆中含有危险化学物质三聚氰胺。中国今年发生幼儿三聚氰胺中毒案之后,欧盟委员会已经禁止进口中国乳制品。根据12月3日公布的一项新裁决,欧盟成员国必须对所有含大豆的食品与饲料进行检验,之后才能放行。只有每千克三聚氰胺含量低于2.5毫克的产品才被允许进入欧盟。被称为发酵粉的碳酸氢铵也将接受检验,因为在某些样品中发现有三聚氰胺残留。欧盟2007年共进口约6.8万吨各式大豆制品,耗资3400万欧元。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包括大豆、大豆粉、酱油和浓缩蛋白粉。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安邦分析师曾多次指出,三聚氰胺事件仍会持续发酵,并远远超出食品行业对所有的“中国制造”产生强大的腐蚀力量。既然国内部分企业连给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的商业底线都不能恪守,那么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自从1985年国内查处福建晋江假药案开始,中国制造的假冒伪劣和问题产品就逐渐进入了“有意识、有组织、大规模制造”的阶段,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根绝。国外对整个“中国制造”的不信任正在逐渐累积,欧盟禁止进口含有豆粕的中国食品再次为这种解释提供了良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