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颇有愈演愈烈之势,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近况如何?一则来自《中国经营报》的消息称,美国消费者正在合并购物行程来省钱,也更喜欢去光顾那些以相对较低价格出售多种不同商品的大超市和百货商店。距圣诞节还有两个月,英国各地不少大商店就挂出了“清仓甩卖”、让利50%甚至70%的招牌,以早日下手争取客源。但消费者似乎不怎么领情。伦敦主要街区的9月份零售数据下降了0.04%,这是从2005年7月以来的首次按年下降,并有可能持续。消费者担心燃油价格继续攀升,加上经济不景气而不敢买车,大型连锁超市Sain sbury 's的廉价货品销量大增,廉价酒店Premier Inn的入住率也大幅上升。麦当劳、中式外卖店等以平民为主的快餐店和一些廉价超市门庭若市,有很多勒紧裤带的消费者光顾,盈利甚至比经济景气时还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中的消费者长期以来被认为不理性、追逐品牌和花哨的产品包装。现在消费者们开始只买需要的,不买撑面子的。目前印度整个的零售业萎缩了30%,汽车、家用电器产品的销售量都在下降。10月份,莫斯科几家超市开始缺货,货架上面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连锁店没有肉、没有鱼、没有蔬菜水果和香烟,点心柜除了价格昂贵的进口苏格兰饼干外,通通是空的。供货商拒绝供货的原因是资金压力太大,债务多到没办法正常运转。除了买不到生活用品,俄罗斯的信贷消费也被迫大幅减少。原因是随着资金紧缺,贷款机构收紧了汽车和按揭等贷款的放款条件,这使得消费者信贷正在迅速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