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争抢核电投资“盛宴”背后是经济利益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11/05
0
中央计划在2020年前投下至少4000亿元发展核电,此举使得各省为争夺核电项目而拼得头破血流。今年上半年,发改委先后批准湖北咸宁大畈核电项目、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项目和江西彭泽核电项目三个核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对安徽、吉林、甘肃等省市申报核电项目也正在调研中,但四川的核电项目却因地处地震带而被审批出局。按照核电发展规划要求,核电站选址主要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等沿海省份选择,但是近年来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这些地方同样向中央提出建设核电站的计划。近年各地争夺核电项目的热情高涨,这源于中国的核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如果按核电平均1万元/千瓦的成本计,2020年前实现4000万千瓦则对应约4000亿元的总投资,其中设备投资1600亿元。长城证券能源行业研究员周涛认为,“一些内陆省份能源压力加重,因此这些地方抢着上马核电也属于内生性需求。”除此之外,各地争夺核电项目实际也是在“圈地”,主要是争夺项目归属地,因为核电开发能够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周涛预测,考虑到内陆省份能源紧缺的现状,审批核电项目很可能放松。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中国共有11台核电机组投产运营,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3%。相比之下,距世界17%的平均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