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起,中国新电力设施建设项目研究和设计,都须通过抗灾能力建设进行专门论证。10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专门召开全国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今年中国发生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两次灾害均造成了受灾地区电力设施大量损毁,大范围、长时间电力供应中断。“在大灾面前,暴露出抢险救灾装备落后、手段缺乏、应急机制不够完善、电力系统设防标准不够科学等薄弱环节。”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议上指出,“这反映出在电力规划布局、工程质量和电力体制等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国家能源局的有关负责人提出,为了尽快提高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政府要从加强电力规划、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和布局、科学确定设防标准、研究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出台新的标准。今后电力规划的布局将有所侧重:电源结构将考虑综合平衡;负荷中心须有支撑的电源。此外,在电网规划中,同一方向的输电通道将尽量分散。“地方电源支撑非常必要。各地的燃气或燃油机组都应保留作为安全应急电源,地方还应尽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将积极推进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灾害技术研究工作,加强新型防冰雪、防污闪涂料和新型导地线、绝缘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而处于特殊气候和特殊自然条件地区的电力设施,今年要搞一次应急演练,以检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