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学者梅新育撰文认为,中国海外收购的政治阻力已大大降低。文章写道,“如果他们想要投资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我想象不出我们会有任何的异议。”中国人对中海油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联合石油公司(又译“尤尼科公司”)受阻风波记忆犹新,美国能源部副助理部长黑格博格上周却用这样的语言对媒体表示欢迎中国投资于其石油天然气领域。这番话的背景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三巨头正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手收购,中石化和中海油正与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就安哥拉32号深水区块20%的股权进行商谈;中海油正在竞购位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加拿大TALISMAN能源公司天然气资源;中石油将持有伊朗帕尔斯(PARS)液化天然气项目25%的股权……这种到处受到欢迎的局面,与2005年中海油竞购联合石油公司的遭遇相比,不啻天渊之别。在拥有现代技术足以克服自然障碍的条件下,海外资源开发的最大障碍就是政治性风险。可是,时隔3年,美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的口气何以变化如此之大?原因无它,经济危机和初级产品市场的下跌改变了海外投资者和东道国企业/政府的谈判地位而已。在我们看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阻力大大减少的程度判断有些夸大。例如在美国,虽然美国政府很可能希望外国企业投资并购,但在两院民主体制下,政治的核心在两院而不是在行政部门。因而,两院对中国的抵触情绪会让中国并购面临的阻力仍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