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生产商一时头脑发热就能对铁矿石长期合约展开重新谈判的想法总有些不切实际:铁矿石现货价格暴跌可能令长期合约谈判危险重重。作为炼钢原料,铁矿石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大支柱。同样,在经济出现增长的时候,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与力拓——在决定价格方面也就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淡水河谷公司一开始在与中国及其他亚洲买家的年度合约谈判中错失先机,又眼见澳大利亚竞争对手实现大幅涨价,因此想将自己的铁矿石价格上调约11%。但最近运费剧跌,而从印度供应商提供的铁矿石现货价格来看,巴西铁矿石的价格显得相当昂贵。从澳大利亚铁矿石接近平价到印度铁矿石逾40美元的折扣,使得淡水河谷的产品价格比竞争对手高出20多美元。这都是因为全球经济滑坡,连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也受到影响,令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存货量增加,导致现货市场下滑。至少,比起刚刚结束的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买家将在明年的谈判中拥有更大的决定权。今年的谈判中,基于乐观的经济前景,卖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加价幅度。与此同时,中国炼钢厂商可能也会以淡水河谷为榜样,开始要求锁定购买的铁矿石降价。现货价格跌至合同价格水平之下的程度越深,中国炼钢厂商就越有可能态度强硬地达成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