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国际货币基金(IMF)发布的报告指出,在把目前金融压力情况与从前情况进行比较后,显示美国仍然很有可能发生“急剧的经济下滑”。IMF今天(5日)公布半年一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部分章节,在其中一个探讨金融压力与经济下滑的章节中,对过去30年来,17个已开发经济体的113个金融压力时期进行整体研究后,作以上表示。报告说,若金融动荡情况以银行业困境为特征,就更容易引起“严重和长期”的经济下滑。若有信贷迅速扩张、房屋价格急剧攀升与家庭和非金融公司的大量举债等情况发生在前,也更可能引起经济下滑。经过比较后,IMF指出,在目前的金融压力时期,美国的资产价格、总信贷和住户净债务情况,看起来与从前经济衰退发生前的时期相似。至于哪些因素决定在一场与银行业相关的金融压力时期后,会发生经济“下滑”或“衰退”?报告说,初期状况至关重要;金融压力导致经济下滑的可能性,与住房价格和总信贷在压力时期之前的上升程度有关。另外,非金融公司更加倚赖借款,与金融压力之后经济更急剧下滑息息相关;而家庭部门的财务失衡规模,在决定下滑是否演变为衰退上则至关重要。不过,报告也说,有一些因素可能为美国的情况提供某些弹性抵销,包括这场危机开始的时候,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对健康,而且美联储大力放宽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