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欧洲议会大选中,虽然近些年快速崛起的欧洲极右翼势力势头强劲,但这股反欧盟的民粹和民族主义势力却并没有在这次选举中颠覆欧洲的建制派势力。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在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的同时,很多支持欧盟的小党派和他们组成的欧洲小党团联盟也在过去5年风起云涌的欧洲政治格局变动中一跃而起,成为许多对中间派政治感到失望的欧洲人选择支持的新对象。有分析认为,虽然欧洲人还是成功守住了支持欧盟、支持欧洲一体化的这个重要“底线”,但欧洲却越发“碎片化”了。但这种“碎片化”并不一定是件“坏事”。英国《卫报》采访的政治学专家就认为,欧洲议会里更多的政治竞争和博弈会令欧盟变得更加民主,同时也会增加欧洲人对于欧洲议会政治的关注和兴趣,长远来看对欧盟的发展可能是一件好事。一位来自荷兰的欧盟历史学家也对《卫报》表示,在欧洲议会以往由中间派当权的时候,很多欧盟的立法往往流于形式,过多地关注立法的技术层面,甚至会表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但这对欧盟的公信力其实没什么好处。如今一个立法能在欧洲议会中获得更多的探讨和政治博弈、多方考虑不同政治光谱的观点——哪怕是极右翼的观点——都会令欧洲议会做出的决议变得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中国来说,如何与新的“碎片化”的欧盟打交道,将会成为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