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IPv6,中国逐渐发力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9/05
0
中国在北京奥运除了金牌的突破之外,在网络科技上也取得标志性的进步,原因整个盛会是全面应用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技术,这是一次超前性的部署。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定的基础上运行,IPv6即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定,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位址空间将被耗尽,位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位址空间,通过IPv6重新定义位址空间。IPv4采用32位的位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位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的位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位址。中国于5年前开始发展IPv6,也是最早采用IPv6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利用奥运这个良机顺带推动以IPv6打造的“中国教育和研究网”(CERNET2)。CERNET2以2.5Gb/s-10Gb/s的高速宽频连接中国20个主要城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纯IPv6网络,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中国率先开发及使用IPv6,为中国争取更多自主开发;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借此绕过已由欧美日等国家占有技术产权优势的网络范围,例如CERNET2的IPv6核心路由器就是中国自主开发的技术。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目前的位址不足以应付未来发展。以其13亿人口,IPv4只有1.6亿个,中国目前的上网需求大增,加上手机、电子手账及其他一些基于IP的装置的数量亦大幅增长,不发展IPv6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