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来,中国汽车行业涌现出一批新的中外合资公司。据英国《金融时报》称,上周,雷诺日产联盟成为最新一家在华签署合资协议的汽车集团,将与其长期合作伙伴、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汽车联手生产电动汽车。今年8月,福特(FORD)宣布,计划与众泰汽车合作生产电动汽车。今年5月,大众汽车获准与中国合作伙伴安徽江淮汽车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专门生产电动汽车,这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今年8月,通用汽车表示,将开始与长期合作伙伴上汽生产电动汽车宝骏,该款车型定价仅为530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电动汽车合资公司的组建,实质上又回到了“市场换技术”政策的老路上。该政策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久经检验的与全球汽车行业合作的模式,但30多年来政策结果好坏不一。CARSALESBASE.COM的巴特•德曼特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与外国车企组建股权各占一半的合资公司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没有动力投资开发国产品牌,因为它们为合作伙伴生产进口品牌汽车让它们赚得盘满钵满。”重要的是,在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该项政策并没使中国企业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此前,曾有科技部官员称,发展电动车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和国外的厂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如今中国政府仍在依赖原来的模式,并且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电动汽车行业。现在看来,原来的设想都是假的,这反映出中国发展电动车的路线有问题。此外,现在的政策引发了外资对专有技术可能被窃取的担忧。据称,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外国汽车制造商试图尽可能少地授权技术,并将软件代码等敏感技术保留在中国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