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问题是宏观的太微观,微观的太宏观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7/25 0
    近期,国内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和调整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学界、官方机构都争论不休。这种情况可不同于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而是反映了国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混乱,并由之造成了一定的决策混乱。
    2004年以来,国内一直在搞宏观调控。在中国的环境下,这意味着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也一直在进行“强干预”。政府到底应该在什么层次、什么程度上进行调控和干预?近几年中,虽然最高决策部门期望进行真正的宏观调控,但政府部门是一个有着强大政策惯性的体系,宏观调控的微观化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比如,宏观调控有时管到了少数企业的投资项目,有时变成了对一两个行业的管制,有时又变成了对一些商品价格的限制。
    这种对宏观与微观的混淆,在今年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正如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所指出,中国经济政策的问题是,宏观的太微观,微观的太宏观。
    所谓“宏观的太微观”,指的是国内很多宏观事务,在政策讨论和实践中被严重的微观化。我们可以看到,在宏观经济领域,有很多人似乎都非常关心具体的数据,对数据的大小、多少投入了过多的热情。比如,对于热钱的总规模,国内各界再加上西方投资银行都争的不亦乐乎。如果这只是学者之争,倒也不值得多说。但问题是,众多国内宏观部门、智囊机构也参与其中,又是澄清、又是辩解,把一件无关紧要的猜谜游戏上升到国家大计的层面上。
    陈功认为,从宏观决策来看,这种关注细节不是专业的表现!宏观领域往往就是战略领域,而战略问题基本都是定性、定位的问题,目的是要做出战略决定。热钱数量到底是1000亿还是2000亿,其中的差别对中国并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热钱大量流入中国的趋势已经明确,也在积累潜在的风险,战略上就应该对此采取措施。
    而另一方面,国内又经常出现“微观的太宏观”。它指的是,国内在很多具体的需要精确的操作环节的事情上往往很粗糙,不关心具体的数据,不按照规则去做决定。这就造成国内在行业管理、产业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政策总是跟不上形势,政策总是落后于形势。以行业管理为例,国内目前对于很多行业状况的了解并不准确,一些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对于行业数据的了解很不精确、很滞后,这使得企业和行业决策都很难以此为基础。一位外资半导体企业的高管曾对安邦分析师感叹,国内半导体业的数据很混乱,没有一家机构达到基本准确,该企业只好自己去收集整理。
    再比如,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以行政力量推动产业转移,强行搞“腾笼换鸟”,同时一些中央部门也出台全国性的政策对此推波助澜,结果目前在一些地区造成外资大量撤离、工厂大量关闭、服务业随之凋零的现象,部分出口加工密集区的经济迅速陷入困境。这都是政府对微观问题的把握不到家,结果导致决策错误或失当。
    学者肖耿曾谈到香港金融界的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向他感叹:“中国卖什么,什么跌价(如电脑);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如原油);中国管什么,什么短缺(如油荒、电荒)。”这些感叹,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宏观调控及制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也反映了中国在宏观战略与微观管理问题上应该更加到位。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很多年了,中国经济在全球体系中的影响也足够大了,但坦率而言,我们在战略领域的表现并未表现出同样的进步。今后,中国战略问题上的决策应该做得更专业一些,以显出我们在战略决策和微观管理上同样是值得重视的。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雅安市名山区川投燃料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 川投集团甘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西昌川投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牙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关注川投集团 微信扫描上方二微码关注
遂宁宏明华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