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涨幅“摔”得比房价更快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7/25
0
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今年二季度房价同比上涨9.2%,涨幅比一季度下降近2个百分点,此外,土地价格涨幅回调则更加明显,虽然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0.8%,但相比第一季度涨幅下降了5.7个百分点。从今年年初开始,受到资金链紧张的限制,开发商拿地热情明显降低,不少土地都以低价成交,不少城市更是频现流拍。“救市”言论此起彼伏。在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看来,“救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这里面的逻辑链条在于,依附于高房价的高地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有数据显示,2007年房地产商交给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万亿,而当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不过2.3万亿。再加上房企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财政已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我们观察到,房地产市场趋冷,已经让地方政府“烦躁不安”,从提高“普通住宅”的价格标准到不可遏制的卖地冲动,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压力有着很强的推动房地产市场继续发展的强烈冲动。它的危险在于,首先让房地产商对自己“绑架”地方政府的能力有着充足的自信;其次,若房地产商的资金缺口由于各种原因得以化解,其释放的流动性可能使通胀水平迅速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