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态度趋于慎重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7/22
0
国开行对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增持股权计划,近日被国务院否决。香港《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政府高层不会因为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而大开绿灯,对外投资必须讲究经济效应和着重风险管理,决不能做“冤大头”,这样的政策思路越来越明显了。2007年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黄金时期,由于中央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引发了一股对外投资的热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料显示,2004-2007年,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累计为216亿美元,其中一半,即108亿美元是2007年审批的,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企业有着强烈的嗅觉,喜欢乘坐“政策快车”。可是,这一轮的走出去已经衍生了不少问题。因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加之所谓国家安全因素,中资企业对一些优质项目可望而不可得,而对于投资效益欠佳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浮现出来。以此次国开行增持巴克莱股权为例,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审批态度,便较去年7月谨慎很多。当时国开行斥资15亿英镑入股巴克莱,很快便获国务院放行,但这次只是1.36亿英镑的参股计划,先是遭到相关部委的反对,再上诉则最终在国务院层面被否决。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去年7月国务院首肯,是基于国内银行体制改革和学习国际银行内部管理经验,但此次增持股份计划,恰巧面对外围风高浪急,在次贷危机深化和进一步蔓延的扑朔迷离情况下,投资风险大为增加,故否决了有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