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利美、房地美信用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市场动荡在持续。由于市场对美国政府的房贷机构救助计划缺乏信心,15日道琼斯指数继续大挫,跌破11000点整数关口,15日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比价盘中升至1∶1.6038的新高,而国际油价15日创下1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纽约指标原油期价下跌6.44美元,收报每桶138.74美元。美国股市、汇市、油市同时大跌,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分少见,显示出市场恐慌在迅速积累。
美国政府、证交会、美联储都发表强硬讲话来稳定市场信心。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在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证词中称,美国经济面临众多风险——金融压力持续、房价下滑、就业市场疲软、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等,但帮助金融市场恢复常态仍将是Fed的首要任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考克斯表示,SEC将发布紧急命令,要求交易员在卖空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前需先借入股票,该规定将同样适用于雷曼兄弟、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则向参议员呼吁,国会不应为这两家公司可获得的流动资金设定限额,只要房利美和房地美需要,只要能够提高华尔街投资者的信心,就应该满足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资金需求。
这些强硬的做法在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美国十分罕见,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直接干预市场,并希望动用政府信用来向两家公司无限度注资。这再度显示,房利美、房地美危机是足以触动美国金融大厦倒塌的重大事件。
美国金融市场的震荡,会对太平洋另一边的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在我们看来,中国恐怕难以轻松地隔岸观火。
首先,是中国央行的直接投资损失。截至2008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支持企业长期债券达4233亿美元,其中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可能占大头,有学者估计至少在80%以上。以韩国央行持有“两房”债券规模397亿美元、投资损失估计超过70亿美元来计,估计中国央行的损失可能十分可观(详见今天《每日金融》简报)。
其次,美国经济恶化的趋势可能通过贸易管道继续损及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拉动力之一是出口贸易,而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已跌至个位数字,只增长8.9%,其中6月份增幅更低至8.0%。其中,重要的拳头商品——成衣整体出口从今年1月的高增长22.3%,逐月大幅增长放缓,到6月竟然负增长15.0%。
长期以来,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经济结构,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靠”,不是单方面的好恶就能解除的。除了对外投资、制造业、贸易之外,在金融领域、在货币政策制定上,中国都不能不考虑到美国的经济状况和政策。就在近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部部长杰克逊,还在试图说服中国央行购买更多的全美抵押协会的证券,为其招揽中国外汇储备这一大客户。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任何重大的危机都可能导致“圜球同此凉热”,更何况是美国这个全球经济最大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重新决策在即,而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的爆发可谓“恰逢其时”,这将使得中国把美国金融危机纳入决策视野,评估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根据次贷危机以来的经验,目前仍难以肯定所有的坏消息都已出现。必须警惕的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只是点燃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更大的经济和金融动荡以及此后漫长的恢复过程,将是我们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