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项目不能忽略其配套产业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7/11
0
波音和空客在全球的供应商大约有1.5万家,在他们供应链的“金字塔”体系中,除了中国一航和二航通过转包参与很小一部分外,这些产业几乎全部集中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殷云浩对此评论称,“我国目前实际上基本没有民机配套产业。”据《英才》披露,航空航天工业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并提供1100万个以上高质量的就业岗位。2006年,中国航空工业产值大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1840亿美元。殷云浩称,“一架大型民用飞机上有400多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都具有非常复杂的技术特点。去年世界航空航天100强统计数据显示,这100家企业的产值是4800亿美元,但飞机制造商的产值仅占其中的1/4,而更大一部分产值来源于航空产品配套产业链,如发动机、机载设备、航空材料等。日本曾作过一次500余项技术扩散案例分析,发现60%的技术源于航空工业,而且带动的出口和就业相当惊人。中国整个航空工业体系中,如果没有军用航空这一块,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因为采购数量少,许多军机部件的制造并不能采用价格昂贵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但殷云浩同时表示,“以批量为特征的民机工业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观察到,对于大飞机项目的商业化前景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大飞机项目对于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实力、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