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市场研究主管龚方雄近日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如果中国有勇气把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增加20%,给国际市场发出一个信号,那么国际油价可能会下跌20%。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补贴中石化、中石油,等于是在补贴富人,是补贴那些最不应该拿到补贴的人,中国进口的高档SUV现在增长60%以上,大排气量汽车整体销售在30%以上。越有钱的人越开宝马、奔驰、SUV,他拿到补贴越多,而且补贴香港,补贴境外,导致国际的航空公司到中国来把油加得满满的回去,政策失误的地方就是寻找时机。他反复强调,成品油价格机制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不应该寻找推出的时机。越暂缓推出,越会成为国际炒家的借口。他认为与其政府一个月给中石化补贴70个亿,不如让油价涨起来。政府可以减少补贴上的投入,中石油、中石化也会因价格理顺而赚钱,这样既可以抑制需求,又可以节能减排、改善能源使用效率。“临时性、局部性的价格管制很难实现。煤炭、钢铁行业的民营企业很多,限价的直接结果就是一限就缺,一限就产生大量的走私。如果八九月份CPI回落到6%甚至以下,我们认为成品油价格并轨有可能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