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总经理兼副董事长高西庆日前表示,以全球市场为投资目标的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着非常扭曲的投资环境,部分西方国家出于政治方面的顾虑设置了严格的监管规定。虽然中投公司没有理由、也不打算控制其所投资的任何公司,中投公司的任何投资都与政治无关,但一些国家严苛的监管规定仍令人望而却步。他透露,中投公司曾经因上述原因放弃了在一个国家投资的机会。
中投公司所面临的难题,本质上是中国如何在全球市场配置财富的问题。观察中投公司迄今的投资项目,可以发现具有两个明显导向:一是“金融导向”。中投公司不管在国外投资还是国内投资,都以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为主。中投公司的投资领域曾在国内外引起过大讨论,中投最后确定的主要投资领域是金融领域。二是“华尔街导向”。中投公司的投资思路、模式和目标公司,基本上都是在循着华尔街的游戏规则。迄今为止,中投公司对摩根士丹利、黑石公司的股权投资,与美国私人股本集团JC Flowers、邓普顿基金的合作成立基金或委托投资,都是典型的“华尔街导向”。
我们无异否定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也是一种策略,尤其是在次贷危机“打残”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股价之时。然而,如果中投的投资成为主流,其投资将被完全导入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中国的外汇储备资金——这部分钱可称之为“中国美元”——将如同“石油美元”一样,回流到美国金融体系之中。
从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不能将投资局限于一两个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我们认为,中国的海外投资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算账:一是账面投资收益,即普通意义上的投资回报;二是战略投资收益,如能源、矿产或其他战略资源的安全收益。从目前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分工和未来中国的需求来看,中国在全球增强资源控制力,是最为紧迫的长期需求。这就要求中国的金融资源的投放要向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比如说大量投资非洲的资源国家。
虽然中国公司投资非洲的历史不短,中国对非洲也在日益重视,但从长期战略来看,中国对非洲的重视程度仍显得不够。尤其是当前新的形势发展,已经使得在非洲的资源建设与资源竞争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传统的石油、矿产资源对中国极为重要,比如安哥拉和苏丹每年对中国的原油贡献与大庆油田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对非洲的战略性投资还包括发展海外种植业——粮食种植和油料作物种植等。发展海外种植业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还克服了中国未来越来越紧迫的耕地资源不足问题。要知道,在非洲一个落后国家,如果解决了政治和外交问题,拿到上千万亩耕地并非难事!
据安邦分析师掌握的情况,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全球各路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涌向非洲大地。在非洲很多经济落后国家的城市,酒店业异常发达,往来的很多都是带着策略意图的政府或公司人员,也有很多是来非洲淘金的各路商人。不论是经济学家、投资家还是企业家,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在全球有人类居住的大陆中,非洲是最后一块有大规模开发前景的处女地。另一个时不待我的因素是,现在非洲为数不少的国家新一辈领导层,很多是从发达国家留学回国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他们对于市场经济和资源价值的认识都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如果不抓紧对非洲的投资,机会可能转瞬即逝。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投资参与华尔街,将永远处于从属和配角的地位,而且短期内还难言回报。由于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投资西方国家必然会遇到“送钱投资反遭白眼”的情况。综合考虑战略利益,中国政府应该在对非洲的战略资源投资问题上舍得下重本,投入更多的金融、技术、政治和外交资源。在一个全球都将参与的资源聚会中,中国显然不能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