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力度加大显示财政政策正向“积极”转向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6/10
0
汶川大地震难以撼动从紧货币政策取向,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要求财政政策更多发力。分析人士认为,财政政策取向由“稳健”转向“积极”的迹象日益明显,“积极财政政策+从紧货币政策”组合呼之欲出。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央财政将至少安排250亿元用于当前抗震救灾的各项支出;今年将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明后两年继续作出相应安排。截至6月3日12时,各级政府已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0.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6.8亿元。据此估算,今年中央财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投入的资金将超过1000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全年计划的3.2%以上。考虑到今年财政收入增速可能下降,这种额外的大笔支出显然带有“积极”的色彩,财政政策取向由“稳健”转向“积极”的迹象也日益明显。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看,地震对CPI的影响只是短期的,对CPI长期的影响并不显著。预计此次震灾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也不会持久。不过,灾后大量基础设施的重建,必然会增加未来一段时期内对水泥、钢铁、建材以及铜、铝、锌等基本金属的需求。安邦分析师早在地震之后就呼吁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政府之力为主进行灾后重建;而考虑到整体经济所面临严峻的通胀形势,货币政策必须保证从紧态势。从政府财政支出的力度上看,政策正在向实质的“积极”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