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学家普遍低估了地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5/26
0
经济学家吴敬链日前表示,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经济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他说:“我们的经济体以及经济总量很大,所以这些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多数经济学家也基本持同样观点。他们普遍认为,汶川地震震级和波及范围虽然前所未有,但它毕竟没有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四川省占全国GDP的4%,四川省制造业产值仅占中国全部产值的2.5%,所以虽然汶川地震破坏力与伤亡人数较大,但对全国实体经济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针对此次地震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综合多家分析机构观点来看,部分行业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影响时间不会过长。受地震影响最大的行业首当其冲是保险业。其中财产保险可能是地震理赔的“主力军”。但同时,地震也会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增强人们的投保意愿。长远来看,也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收益。从国际上来看,通常在巨灾过后,保险公司都会提高费率、建立更为充足的偿付能力。我国长期以来巨灾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本次地震或许将推动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不过在我们看来,国内经济学家对地震影响的复杂性普遍低估了。正如我们此前所分析的,地震影响经济不能仅按地域来判断,四川受到重创是对中国经济系统的冲击。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经济将受到很影响。四川是国内唯一一个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地震之后,四川旅游业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作为水力发电大省,预计地震对四川局部地区短期电力供应将产生明显冲击,有可能形成电力供应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