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港的巨量铁矿石可能将遭遇政策风险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5/22
0
国内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高达6200万吨这一重要变量,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中国钢铁企业另一成本线——国际铁矿石海运费价格。近几年干散货海运市场持续走高,巴西、澳洲至中国海运费的差价不断扩大,造成巴西、澳洲矿到岸价格差距逐渐拉开。2008年5月,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继2007年11月后再次触及历史最高点,巴西至中国运费达到106美元/吨,西澳至中国运费35美元/吨,两者溢价60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72%,比2006年同期上涨330%。按2008年度长期合同65%涨幅,及目前的即期租船价格,巴西矿到岸价格将达到189美元/吨,澳洲矿为130美元/吨,价差达59美元,幅度近50%。澳洲矿山公司由此要求需方给予海运费补偿,也正因此,国际主流钢铁企业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确定铁矿石首发价格已近3个月,澳洲矿山公司力拓与必和必拓仍然拒绝接受首发价格。联合金属分析师胡凯就此分析表示,近年来即期海运费上涨推动长期协议矿到岸价上涨,并引发印度现货矿跟风上涨,从而促使中国贸易企业蜂拥采购,造成港口拥堵,运费高涨,运费高烧又为推高下一年度长期协议矿价埋下伏笔,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恶性循环链条。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委准备于近期共同采取疏港措施,降低港口库存,减少铁矿石压港现象,以平抑海运费和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缓解中国与力拓、必和必拓陷入僵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压力。我们认为,一旦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干预铁矿石压港现象,那些想囤货赚钱的贸易商和部分钢企囤积豪赌的风险将骤然加大,不排除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