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还在持续。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授权发布的数据,国务院应急办提供的数字,截至5月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国务院近日的三个表态值得注意:一是承认汶川地震最终造成的死亡人数将超过5万人;二是公布地震重灾区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受灾人数达到1000万人;三是国务院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定性——汶川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从震情看,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由于汶川地震破坏强烈,波及人数众多,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综合各种信息,结合当前形势,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震后应急期”,这对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全面工作重点,都将有明显影响。
首先,震灾救助将成为短期内国内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考虑到8月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中央决策层肯定希望在奥运会举行之前,完成基本的救灾工作,使灾区工作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以便腾出精力来办好奥运会。尤其是在奥运会圣火传递遭到西方和藏独影响之后,办好奥运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之一。
其次,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奥运史上一次最为特别的奥运会,它是在一次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的巨大灾难之后召开的奥运会。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财务损失和基础设施损毁将成为本届奥运会的鲜明背景,普遍的悲哀情绪和人道主义关怀,将会给北京奥运会带来新的需求——如何展现中国人此时的情绪?如何在奥运盛景与灾难救治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奥运会上回应来自全球的人道主义关怀?无论如何,北京奥运会难以与汶川大地震脱钩。
第三,大规模救灾与灾后重建将部分改变投资和信贷调控政策。此次地震涉及面广,灾后重建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地震造成的影响不能只按受影响地域的面积来衡量。由于需要全国的支持,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会因灾后重建而做出政策倾斜。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央行日前决定,授权成都分行在总行新下达的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基础上,增加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对再贴现需求较大、有再贴现窗口的成都市、绵阳市,增加再贴现限额10亿元。对受灾严重的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意在增加上述地区有关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第四,灾后重建、灾区社会经济系统恢复正常,至少需要2-3年时间。在此期间内,灾区救助将保持一定的“配给”特色。国务院已决定对受灾群众三个月内每人每天补贴1斤口粮、10元钱,按1000万灾民计算,三个月需补贴口粮9亿斤、补贴资金90亿元人民币。此外,救灾时的很多投入和支援都是按紧急状态下的援助进行的,不是以市场方式来计价,但各地和军队的储备消耗在震后需要补充。这些非常状态都对震后国内的市场运行有一定影响。
第五、稳定物价、稳定市场将会成为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地震和奥运会将使国内的价格管制持续时间更长。我们预计,在对社会公众生活影响较大的领域,如粮油菜肉、日用消费品等价格的行政管制,可能比过去持续更长的时间;对国内股市也会动用政策力量来维持稳定。正如一句口号所说:“稳定物价增加生产也是抗震救灾。”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震后应急期”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大背景,大雪灾、大地震、奥运会,将成为2008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三大事件,这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这种大环境的改变,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仍然不佳,国内市场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