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现代执政文明的高度看政府信息公开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5/07 0
    从今年5月1日起,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正式施行,这将给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变化,也会给政府行为带来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2007年1月17日就得到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通过,只不过许多政府机构对此未加重视,也没有意识到这对政府行政有多大的影响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5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撰文称,要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为契机,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事项,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
    很显然,温总理在向各级政府部门吹风,提醒各级官员: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改革政府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开端。然而,据我们的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没有把政府信息公开当一回事,也没有意识到,如果社会上意识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公众的信息知情权之后,会对政府产生何种新的要求?对政府行政形成何种约束?
    安邦分析师在2007年5月的研究简报中曾分析,对于各级政府机构来说,政府信息公开将有大量的工作要提前做。包括:如何落实中央的政府信息公开?在机构上应该进行何种调整和建设?政府过去习惯的工作流程会有什么变化?来自社会机构(如新闻媒体)和个人的信息公开需求应该如何满足?政府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工作?如何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获得更佳的影响力?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如果不提前准备好预案,到时候就会抓瞎。在社会突然增大的信息公开需求面前,政府很可能顾此失彼。如果今后在某一天,中国某一级政府因为信息公开不足而被公民起诉,这种情况将不会令人奇怪。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从目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看,政府信息的公开已成为大趋势;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迟早会演变成类似“信息公开法”一样的强制性约束。对于现代政府来说,信息公开是一种基本的行政文明,也是政府行政必须适应的一种“硬约束”。
    对于这种变化,国内各级政府和官员可能会很不习惯,恐怕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会反问:政府的信息,还需要对公众披露?他们习惯的不仅是不披露政府信息,而且还对负面信息进行封锁——“捂盖子”的做法从中央机构到地方政府都非常普遍。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曾经批评一些政府部门对负面新闻“捂盖子”,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在培训时有这样的说法:现在发生在一些地方的这种所谓的不好的事情,有90%都能“捂住”,只有10%倒霉的给披露出来了!地方官员的这种“90%思维”,将是今后国内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最大阻力。
    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影响,还体现在信息市场上。过去有不少与政府有关系的机构,由于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把政府信息“倒腾”出来出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是两个最典型的部门,它们是政府机构,它们的信息收集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凭什么不公开,却肥了少数有政府背景的“信息虫”公司?这实际上与腐败没有什么两样!值得乐观的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希望这一政府条例能够扫荡掉过去靠信息垄断形成的信息“黑市”或者“灰市”。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信息公开对于政府而言绝不是一件小事,中国各级政府应该从执政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它。一个勇于公开信息的政府,才可能成为把权力阳光化的政府,才可能成为一个民主的政府,才有可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政府。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雅安市名山区川投燃料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 川投集团甘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西昌川投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牙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关注川投集团 微信扫描上方二微码关注
遂宁宏明华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