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粮价让中粮难抵出口诱惑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4/28
0
近期国际大米暴涨点燃了粮食贸易巨头中粮集团的出口冲动。虽然中国取消了13%的出口退税并征收5%的出口税,但出口价格高达国内价格的两倍的诱惑实在难抵。来自路透社的消息称,中粮集团大米部总经理杨红22日表示,中国今年将出口更多大米。去年,中国的大米出口增加了7%至132万吨,但仅相当于其产量的1%。据政府22日发布的数据,今大米年出口已经增加,第一季度攀升了39%至60万吨,其中3月出口了25.54万吨。与非洲和中东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增加的趋势相反,中国日益富裕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食用鱼和肉,大米的需求在减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国内大米消费量以每年50万-100万吨的速度减少。去年水稻产量增加了2%至1.865亿吨。需求下滑加之数年来的大丰收,使得中国的大米价格处于世界最低行列,东北等地区甚至出现了“谷贱伤农”一幕。一名官员此前表示,政府已同意在东北采购175万吨大米作储备用途,以支撑米价并鼓励农民种植。中粮作为粮食贸易公司进行粮食的进出口交易无可厚非,但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表态意味着稳定国内粮食供应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加之中粮集团的垄断地位,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中粮的出口冲动不免会遭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