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市场化改革不会走回头路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4/10
0
2002年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城市水业的改革大幕拉开。同年,跨国水务巨头威立雅斥资约20亿元,以净资产的3倍溢价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此事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当时的普遍看法是:中国仅有一个上海,上海仅有一个浦东,在浦东树立标杆也可以理解。但到了2007年,当兰州、海口、扬州、天津等地接连以高溢价向国际水务巨头出让水业资产后,本土企业以及相关专家开始反弹。在本土水务企业被边缘化、中国未来可能出现“水危机”等类似的一片呼声下,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向国务院递交报告,请求作政策调整。中国城镇供水协会会长助理肖绍雍透露,“后来,建设部和发改委对七个自来水公司,七个典型案例,一个一个调查,一个一个解剖,最后认为改革总体思路和制度设计是正确的。”在“2008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李东序也对质疑声作出了回应:在改革中资产收购、回购问题,水价的溢价出让问题,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但绝不可能一出问题就倒退回政府包办包揽那个年代。(水业)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如果接下去还只是追求各个项目高溢价”,澳门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范晓军表示,将来哭的不是这些城市的市长,也不是老百姓,因为水价相信政府是完全能够控制得住的,最后哭的是投资人,真正担忧溢价的可能是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