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内需,首先需要国家让利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3/17
0
在内需问题上,从1998年反通缩开始,到现在叫了10年了。刺激内需、培育内需、发展内需,说法也换了很多种,但时至今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很简单,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多,但后顾之忧不少。如果手里有了钱,用不着政府教他们怎么消费!在日前的一个论坛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中国发展内需,要在分配政策上落到实处。但搞好分配,不是企业一家的事,需要政策参与。他建议,第一,农产品应该涨价,这样农民手里才可能有钱。第二,国家在税收上应该“让利”。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该大幅提高,比如提到5000元。去年国家财政收了5万多亿,个人所得税加起来才3000多亿元,即使把这一块全免掉,国家也不是承受不了。更何况,去年财政多收了7000多亿,减掉全部的个税,也还多收3000多亿。这一部分的钱国家如果能少收或不收,老百姓的消费预期将会有很大不同,消费自然会起来,不用国家到处刺激。第三,企业给员工加工资。工资水平不是国家用法律规定出来的,而是竞争出来的。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工资自然会涨上去。不过,这也需要国家来配套,要适当降低企业的税收。国家少收了企业的税,工资涨上去才更容易。这几点做到了,中国的消费不愁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