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调升中国银行业评级展望具有标志意义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7/08/16
0
在评级实践中,评级展望是级别的有效补充,充分有效的利用评级展望可以提示未来中短期内级别调整的方向和幅度。应用于主体评级时,它是对受评主体在未来18个月内信用状况变化趋势的判断。主体评级展望一般分为4类:正面、负面、稳定和待定。今日(7月27日),穆迪把中国银行业系统展望从负面调整至稳定。穆迪称,受政府政策支持,中国银行系统运作环境正在稳定;预计中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稳定在当前水平;中国银行系统资产风险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下降。此前,2016年3月2日,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降至负面后,第二天,穆迪又将中国38家国有企业及授予评级的子公司、25家金融机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在这25家非保险金融机构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12家国内商业银行。由此可见,中国银行体系的评级展望从那以后就维持在“负面”水平,也才有如今从负面调整至稳定一说。事实上,这也符合穆迪评级的一贯做法,即如果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重新上调到稳定,对上述企业的评级展望也将重新上调至稳定。2017年5月24日,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换句话说,既然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那么将中国银行业系统展望从负面调整至稳定就在情理之中。不过,在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银行业不同于普通的行业,它是金融业的核心,也涉及到全社会的信用,所以此次调升评级展望,仍具有标志性的意义。(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