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2016年煤炭去产能完成了2.9亿吨,相比计划的2.5亿吨超额完成任务。随着落后产能的清退,上市煤企员工人数大幅降低,成本支出相应减少,同时企业现金流、负债结构得到大幅改善。如果将2015年煤企的去产能,定义为市场的自发调价,那么2016年启动的供给侧改革,则对煤企的落后产能去化起到了加速作用。按照申万行业划分的37家上市煤企,2016年底员工总数合计73.9万人,而2015年同期则为83.3万人,同比减少近10万人。与此同时在这37家上市煤企中,有31家公司员工数量同比出现下降。其中,陕西煤业因资产重组原因,降幅最为明显,员工总数从2015年的56694人下降至28331人,恒源煤电(600971.SH)、大同煤业(601001.SH)和平煤股份员工降幅也均超过6000人。从上市公司经营角度来看,去产能、减员确实对上市公司起到了“减负”的作用。以陕西煤业为例,2015年底“不在岗、服务人员”高达931人,至2016年底时仅剩下“服务人员”18人,其余均为生产、销售等必需人员。调整后,公司人工成本同比出现了10.3亿元的下降,降幅高达31.20%。对于生产人员占绝大多数比重的煤企而言,“减员”使得企业生产成本相应降低。据陕西煤业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自产煤吨煤完全成本150.77元/吨,同比下降8.62元/吨,降幅5.41%。此外,随着大量无效产能的清退,煤企负债表也得以修复。统计数据显示,37家煤企中,有23家公司2016年负债率同比出现下降,同时行业平均负债率也下降至56.59%,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RH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