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能源结构性调整效果已开始显现。根据已公布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以及非火电力)表观消费总量约为41.8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5%;如果考虑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左右以及油气库存有所增加的情况,则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为下降约0.79%。
就能源分行业来看,首先,我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净进口国。我国原油产量四年来首次下降,净进口量首超美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2016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9969万吨,同比下降6.9%,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原油进口量为38101万吨,同比增长13.6%,全年净进口37807万吨;原油表观消费量57776万吨,同比增长5.6%。根据EIA的数据计算,2016年美国原油净进口量约为37218万吨。这是我国年度原油净进口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净进口国。
其次,我国天然气进口快速增加,消费增速明显回升。根据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5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2.0%,增速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进口的快速增长主要因冬季保供和进入执行窗口期合同数量增多所致。2016年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为13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创三年来新低。如果算上煤层气、页岩气,我国全部天然气的产量超过15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3.2%。受多地煤改气工程陆续投运、用户基数扩大的带动,天然气消费总量有所回升,全年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表观消费量约为224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第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发电量为59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火力发电量43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占全国发电量的74.4%,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这也是火力发电占比连续第5年下降;水力发电量10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占全国发电量的1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核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2127亿千瓦时、2113亿千瓦时和39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4.1%、19.0%和33.8%,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3.6%、3.5%和0.7%,分别比上年提高0.6个、0.4个和0.2个百分点。
第四,煤炭产量大幅下降,去产能工作初见成效。2016年初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各省相继公布去产能的具体目标,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大幕正式拉开。受276天工作日制度等一系列限产措施的影响,国内原煤产量出现了大幅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3.6亿吨,同比下降9.4%,降幅创三年新高。
展望2017年国内能源市场发展,随着能源结构的继续调整以及煤炭去产能的进一步深化,预计我国一次能源表观消费总量企稳,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比重继续增加。
从分行业来看,在油气进口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7年3月两会期间透露,“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已经获通过,发布实施指日可待,预计就在两会后。”届时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制定勘探开采、管网运营等方面配套文件,以及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这意味着,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资本参与原油市场领域的程度将会加深,油气进口量也将随之增长,国内对油气进口的依存度仍居高位。
在电力结构方面,电力消费增速将有所回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继续下降。2017年,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结构转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影响,第二产业用电增速难以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考虑到2016年夏季高温导致用电基数较高的影响,预计2017年用电增速将有所回落。由于之前装机增长明显快于电力需求增长,尤其是火电装机出现较为严重的过剩,预计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仍将继续下降。
尤其是,煤炭去产能还将持续,煤炭消费仍将继续走低。2017年,伴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继续推进以及国企改革进程的加快,煤炭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型国有企业对全行业的控制程度将进一步增强。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煤炭消耗量连续三年出现下跌。作为全球头号煤炭消耗国和生产国,中国煤炭消耗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为了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收紧了环境保护政策。去年煤炭占到了该国能源消耗总量的62%,而2015年这一比例则高达64%。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煤炭的消耗量将会继续下降,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会下降至55%。
总体而言,2017年国内能源结构性调整仍将继续推进,在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比例的同时,压低火电占比以及煤炭去产能、去“僵尸企业”的工作将成为2017年的重中之重。(AL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