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增长需要多元支撑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7/02/22 0
    大约两周后,今年的全国“两会”将要举行。在十九大之年,中国政府会订下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国内外市场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从诸多信息来判断,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会订出区间目标,增长目标的范围应该在6%-7%之间。
    经济增长问题之所以重新变得重要,是因为转型过程的中国需要维持基本的经济增速,这一问题在今年变得尤为迫切。中国可以接受的是小幅、逐步的经济增速放缓,也就是L型增长,但不能承受经济大幅失速下跌,否则将会使经济社会出现失序甚至陷入动荡。经济目标关系到经济政策制订,而经济政策将影响到各种经济资源的投入,因此,弄清今年经济的主要政策支撑点就非常重要。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投资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依靠的重要手段,其中,基建投资又被视为主要的支撑手段。从各地公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部分中西部地区的2017年GDP增长目标或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较2016年有所提高。从各地数据可以发现,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相当于2016年全国投资规模的75.4%)。部分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明显超预期,比如新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为50%(2016年实际增速为-5.1%)、辽宁目标增速12%(2016年为-63.5%)、福建目标增速15%(2016年为9.3%)、西藏目标增速20%(2016年为20%)、广东目标增速15%(2016年为10%),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的增速也接近20%。
    基于已公布固定资产目标增速的20个省份数据,中金公司估算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10%左右,高于2016年8.1%的全国投资增速。安邦智库(ANBOUND)的判断是,2017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能过低,如果投资增速降到9%之下并且持续,6.5%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维持不住。因此,维持10%或以上的投资增速,对于今年的稳增长很有必要。
    要在经济相对低迷的背景下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主要支撑来自哪些领域的投资呢?过去可以依靠的是几大支柱——房地产、基础建设、制造业,但今年的形势已有很大变化。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将受到房地产调控的明显影响,而制造业投资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盈利和生产意愿来调整,今年也难以有明显起色,就剩下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由于政府通过基建投资可以掌握更多的投资主动权,因此被视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一些地方政府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撸起袖子干”,也解读为要确保经济维稳,引发了市场对今年基建大干快上的预期。国内机构的研究认为,今年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改善最大的可能是来自基建,2016年全年基建投资名义增速为15.7%,而今年的基建名义增速可能高于去年,可能回升到16%-20%的区间。
    基建无疑是经济调结构时期维持经济的重要投资领域,某种程度上,基建可以看成是固化的财富,是比较明显的资产,可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尤其是国内相当一批重大基建投资项目都是由政府驱动,由国有企业来主导,更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以2016年为例,我国基建投资共15.2万亿元,其中主要集中在市政、交通运输和电力行业。
    然而,必须冷静地看到,要维持2017年的经济增长,不能只靠投资,尤其不能只把基建投资视为经济支柱。如果一味强调基建投资,很可能回到过去大上“铁公基”的时代。实际上,现在中国经济进行痛苦的调结构,花费巨大的成本搞“三去一降一补”,正是在为过去投资主导经济时代的大上“铁公基”纠偏。安邦智库此前的研究中发现,国内投资对于利率价格的信号并不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走势较为平缓。此外,国内投资效率不断降低,即使增加固定投资规模,也很难像过去一样有效维持住经济增长。因此,转型时期即使要稳增长,也不能完全走过去的老路。
    针对最新的形势变化,政策上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要鼓励更有效率的投资,不能只由政府唱独角戏,应该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在全国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由企业自主决定的投资效率显然应该高于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2016年全年民间投资为3.2%,但已比前8月的2.1%有明显回升。在国家一系列保护民间投资的政策下,2017年的民间投资有很大可能显著回暖。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针对民间投资回升加以倾斜,会在投资效率上有所体现。必须要看到,现在光靠国家砸钱搞投资已不管用,应该更多靠市场方式来主导投资。
    二是要重视和鼓励消费增长。中国发展消费社会虽然面临不少问题,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已经显现。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虽然比2015年的66.4%贡献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反映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超过投资和净出口。实际上,作为13亿多人的大国,“中国大市场”的消费能力是全世界都不能忽视的重要市场,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动力。年度的稳增长政策虽然只是短期政策,但也不能忽略鼓励发展消费这一中长期动力。正如安邦智库的研究所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消费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面向消费社会来推动系统转型。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十九大之年,中国经济稳增长十分重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投资保增长寄予了厚望,地方政府更准备在基建投资领域跃跃欲试。不过,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来说,稳守住政府熟悉的基建投资的同时,还要调整投资政策,大力鼓励民间投资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鼓励消费这一重要增长动力的发展。(AHJ)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雅安市名山区川投燃料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 川投集团甘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西昌川投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牙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关注川投集团 微信扫描上方二微码关注
遂宁宏明华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