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信资本与凯雷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中国的相应业务。这也意味着继可口可乐和百胜集团之后,又一家外资餐饮巨头将贴上中资标签。但这次收购对价的方式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部分以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股份的方式结算。在这一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有消息指出,中信这次收购麦当劳业务,主要是看中麦当劳的强劲现今流,这将有助中信拓展具稳定现金流的零售业务。虽说,快餐市场并非高增长行业,但是麦当劳胜在所持现金丰厚,能拥有其20年的特许经营权对于中信来说可谓是长线投资。当然,除了投资价值,洋快餐的品牌及门店在国内市场下沉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的出现,之前的福喜过期肉事件令人们对麦当劳“谈鸡色变”,而出售特许经营权能给麦当劳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因此麦当劳在其最大的市场美国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也制定了全球结构调整的战略。该战略计划在2018年底出售4000家店面的特许经营权,长期目标是出售95%的分店的特许经营权(目前全球已有八成以上麦当劳餐厅为特许经营者持有及管理)。另外,国内消费理念和方式的改变也对快餐业的发展带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服务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未来快餐业的发展是否能掀起旋风,利用外资品牌效应出售本地产品的方式是否能打开消费者的胃口,我们拭目以待!(RW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