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大会如何落实减排和资金安排成焦点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6/11/11
0
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会议在北非国家摩洛哥的古城马拉喀什(Marrakech)拉开盛大的帷幕。第22届世界气候大会有近200个国家代表参加,第一周参与会议的主要是专业人士,第二周则主要是各国环境部长其他政治家。一年前,巴黎召开的气候会议达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协定,一年后,各国首脑与参会代表将就如何贯彻落实《巴黎协定》进行探讨。今年11月4日,《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其宗旨是确保全球气温与前工业时代平均气温相比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97个国家已通过该协定,其中包括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中国、欧盟和印度。该协定在不到一年之内被如此多的国家批准,被视为气候政策的一个历史和记录的转折点。该协议生效的最低门槛为:得到至少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5%的55个国家的认可。稍早前,传来了一个令人忧心的消息,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2015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超出了百万分之(ppm)400这一“关键性”极限。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本届气候大会上各方将就《巴黎协定》实施的后续谈判做出具体安排,给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一系列机制、制度安排落实《巴黎协定》所有规定。解振华说:“所有参加气候大会部长级预备会的50多个国家的部长们已达成共识,一定要把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开成一个落实行动的会议”。此外,资金问题一直是气候谈判桌上的“老大难”。早在2009年,发达国家就承诺到2020年要给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其应对气候变化。但近七年来,各方围绕资金问题明争暗斗不断,始终无实质性进展。不少国家看来,要解决资金问题,仍然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