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并未实现政策初衷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6/08/23
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在最新报告中认为,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的制造业复兴计划,综合来看并没有实现增加就业、缓解贸易失衡的政策初衷。数据显示,2009-2015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值为12.2%,显示金融危机后制造业相对于整体经济并没有更强劲俄表现,只是让20实际80年代以来制造业比重萎缩的的态势略微有所缓解。从资本投入的角度看,金融海啸至今美国制造业的有形物理资产(设备和建筑)增长相对缓慢,而知识产权等无形投资投资占全社会的比重则从2007年的43.5%上升至2014年的46.4%。作为民众最为关注的就业指标,2002-2008年制造业占整体就业的10.6%,2009-2015年则为8.8%。而且制造业工人中,中学以下学历工人数量同期下降了43.7%,显示低端就业岗位继续流失。一些重点行业中,2002-2016年计算机与电子设备行业的就业累计下降34.4%。尽管美国的信息技术领先全球,但是在生产自动化趋势和全球比较优势力量的作用下,大硬件制造业就岗位流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国,美国牢牢抓住核心高端环节,仍能保持较高的行业利润。金融危机后美国汽车业复兴较好,但主要取决于美国家庭消费波动,如果美国经济出现减速,该行业会首先受到冲击。此外,防止、印刷、纸制等劳动密集型的夕阳继续衰落,页岩气革命只让整体制造业产出增长2%-3%,但对能源密集型产业有显著促进效果。社科院的报告认为,整体看美国劳动力成本依然高于新兴市场国家,职业培训体系与竞争对手相比仍有差距,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老化也影响物流效率;而近期全球经济放缓也让制造业首先受到波及,这都是制约美国制造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美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对比较优势并没有变化,它将继续利用其科技和人才占据制造业全球产链中的高增加值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