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政策下长三角土地市场冷风飕飕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8/02/15
0
信贷紧缩政策和反囤地的系列调控政策开始显现效果,最近一个月来长三角土地市场明显降温。因为乏人问津,一些地块以底价成交,甚至流标。新江湾城可谓上海土地市场冷热的标本。3年前,其所出让的第一幅地块的楼板价为5600元/平方米;13个月前,第二幅地块(C2地块)出让楼板价为6677元/平方米;7个月前,第三幅地块(D1地块)出让楼板价为12509元/平方米。第三幅地块的地价在6个月内比第二幅地块的地价上涨了87%,第四幅地块的地价在4个多月内比第三幅地块的地价上涨60%。而今,短短两个多月内,第五幅地块的地价较第四幅地块的地价暴跌62.5%。造成土地市场迅速降温的重要原因有二:一是信贷紧缩政策。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银行开始真正紧缩信贷,2008年各银行纷纷收缩公司贷款保个人贷款,砍削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且银行信贷状况由过去的“一年一审”改为“一季一审”,开发商贷款变难。房地产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也在收窄,从2007年10月份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申报的增发方案搁置。银行贷款紧缩、股市圈钱变难,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只剩下信托或从其他财务公司短融,但必须付出年利率20%甚至40%的高昂代价。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商买地热情骤降,这对抑制地价飙升大有裨益。二是加大了对开发商囤地的打击力度。1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重申对于闲置两年的土地要坚决无偿收回,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则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