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受教育和消费力较高人群缘何外流?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15/07/15
0
在多种因素之下,中国的结构性人口矛盾十分严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净流出地区17个,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的省份已超过10个。其中东北三省总和持续多年人口净流出——人们为什么选择离开?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农民进城,还有另一条迁徙线路在悄然改变各省际间人口分布的格局——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跨省流动在提速。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外来人口中高中学历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比“五普”时提高了3.3%和2.7%。而黑龙江净流出人口增加了2.6倍,其中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群是很活跃的群体。收入差距成为吸引高学历年轻人南下的重要原因。2012年,黑龙江省社平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43元,广东省已达5313元。而收入只是一方面,年轻人更看重南下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例如今年毕业的冯广源在东北上了8年学,博士毕业后却奔向成都一家公益机构。“求职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聘在考试前就内定了。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去了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其实有些工作收入挺低的,只是机会公平,让人感觉未来是有奔头的。”此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人为提高生活质量迁居,成为当前人口流动的另一特色,而这些人口往往正是迁出地消费能力较高的人群。近年来,南下过冬的东北老人群体在不断扩大。“空气好、景色好,打车、吃饭,到处是老乡。”三亚市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三亚养老的哈尔滨老人近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