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将制衡未来中国煤炭进出口

来源: 转载自北京安邦信息 发布日期: 2007/12/07 0

    2006年中国进口煤炭数量创纪录地达到3825万吨,同比增长46.1%。2007年年初,进口煤再度延续了2006年年末迅猛增长的势头。前4个月的进口煤炭数量达到1922万吨,高于同期出口煤炭数量336万吨。
    一时间,业界纷纷认为,中国煤炭净进口国将形成。然而,当2007年岁末来到时,我们回头再看看2007年煤炭进出口情况。来自海关信息表明,1-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4232万吨,出口煤炭4325万吨。虽然前10个月进口煤炭总量高于去年全年,但数据表明,今年我国仍可能延续煤炭净出口国格局。
    何原因使我国煤炭出口总量“翻红”?哪些因素将影响未来煤炭进出口?
    安邦分析师认为,下列因素将影响中国未来煤炭进出口量:

    第一,国内煤炭需求量将是影响未来进出口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调整起飞,出现了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2003年至2006年,中国GDP增长分别为9.1%、9.5%、9.9%和11.1%,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GDP达到11.5%。
    与此同时,中国煤炭行业加大马力生产。2004年至2006年间,中国煤炭产量分别达到19.6亿吨、21.1亿吨和23.8亿吨,同期,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从(表一)看出,2004年起,中国进口煤炭数量也在加速增长。从2004年开始,进口煤炭同期增长均在40%以上。国内需求上升,煤价上涨,这使得煤炭企业出口动力减弱。从2005年开始,国内煤炭出口量逐年下降,2007年前10个月出口量仅有4326万吨。这一因素将继续对进出口形成较大影响。
    第二,中国进出口政策调整对煤炭进出口总量影响较大。从(表一)看,2001年至2004年我国煤炭出口基本保持在8500万吨至9300万吨之间。一方面,国内煤炭需求大增需要进口,一方面我国每年却在出口8000多万吨的煤炭。由于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低,二十多亿吨煤炭由2万个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生产,其中,近1/3煤炭由乡镇小煤矿生产,有的小煤窑年产能仅为1万吨。正是这些小煤矿因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使煤矿事故高居不下。
    上述因素使国家高层认识到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必要性。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上世纪90年代末执行的煤炭退税进行了调整,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3%调整为11%,焦炭或半焦炭出口退税率由15%调整为5%,炼焦煤出口退税率由13%调低到5%;2005年5月1日,国家又将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1%调整为8%;2006年9月15日,国家煤炭出口退税为0,至此,出口退税政策“终结”。煤炭出口退税取消表明了国家控制煤炭大量出口的意愿。出口政策的变化,使中国煤炭出口从2005年开始逐年下降。未来有关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进出口积极性。
    第三,国际煤炭市场和国际煤价变化与中国煤炭进出口关联度很高。

    2007年国际煤炭市场“热情似火”。具体表现在:全球煤炭需求增大,国际煤价高烧不退。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引发了全球煤炭消费不断升温。一方面,中国煤炭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打破了国际煤市尤其是亚太地区煤炭市场原有的供需格局。另一方面,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受铁路港口基础设施制约,煤炭出口量没有明显增长。其他煤炭出口国也因各自因素使其出口增幅有限。
从上图看出,2007年1-5月,当澳大利亚BJ煤价在51美元/吨至56美元/吨的区间内,中国煤炭月进口量总体高于出口,从6月14日开始,BJ煤价达到了60.14美元/吨。国际煤价创新高激发了中国煤炭企业出口热情,同时也抑制了中国进口煤数量。今年6-10月,中国出口煤数量单月均超过进口量。国际煤价屡创新高,使中国成为净进口煤的预言受到阻击。同时也证实了中国煤炭进出口与国际煤炭市场和国际煤价有着极高的关联度。
    第四,世界主要产煤国和出口国的政策调整将对中国煤炭进出口量乃至国际煤市至关重要。

    从上表中分析,2006年中国、美国、印度位居全球煤炭生产前三强,但因本国煤炭需求不断上升和煤炭出口政策变化等因素,因此,未来煤炭出口潜力不大;在出口国中,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列前三甲,其中,澳大利亚出口煤约占六成以上,不过,该国受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制约,近两年煤炭出口难有较大增量;印尼煤炭出口目前排世界第二,是我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预计2007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98亿吨,但该国政府已表示,从2010年起,将本国煤炭出口总量控制在1.5亿吨以内;位居出口第10位的越南,近两年成为我国煤炭进口第一来源国。随着越南经济快速发展,煤炭消费增加,该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未来要控制其煤炭出口量。
    综上所述,未来中国煤炭进出口将会受到本国需求和政策变化、国际煤价、全球煤炭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政策调整、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制衡,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全球煤炭市场波澜起伏的一道道风景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兴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 西昌川投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牙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川投集团 微信扫描上方二微码关注